当前位置: 首页  > 师资队伍  > 公共政策系

公共政策系

罗红霞
  • 系    所 公共政策系
  • 职    称 副教授
  • 办公房间 文津楼A座408
  • 职    务 MPA中心副主任
  • 电子邮件 lhx@ynu.edu.cn
  • 办公电话 0871-65035836
  • 个人介绍
  • 研究成果
  • 研究课题
  • 讲授课程
  • 奖励荣誉

个人介绍

(一)教育经历
1998-2002,BV1946官方网站公共管理学院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读本科。
2006-2009,BV1946官方网站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读硕士。
2009-2014,BV1946官方网站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读博士。
(二)工作经历
2002-2006,BV1946官方网站丽江旅游文化学院任教,兼任教学科负责人。
2008-2011,BV1946官方网站数学与统计学院工作,兼任教学。
2011至今,BV1946官方网站公共管理学院任教,兼任MPA办工作。
(三)获奖成果
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(2022,排名第4)
云南省干部培训好案例比赛一等奖(2023,独立获奖);
云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(2021,排名第五)。
BV1946官方网站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(2020,独立获奖)。
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公共管理案例大赛获奖10余次。
(四)社会兼职
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授课专家、赛事评委。
教育部学位中心“主题案例项目”首席专家。

研究成果

(一)专著、教材

1.《昆明市政府目标管理研究》,专著,唯一作者,科学出版社出版,2015年12月。

2.《政府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》,教材,第一作者,BV1946官方网站出版社,2018年4月。

(二)学术论文

1.罗红霞,杨航,黄熙卓.社区养老如何缩短邻避距离:基于“共生-助推”框架的调查实验[J].老龄科学研究,2025,13(02):1-18.

2.罗红霞,金国富,谭立力.拿什么留住边民:基于云南3个边境县的混合研究[J].云南行政学院学报,2024,26(01):88-100+124.

3.罗红霞,李思贤,金国富,等.以偏好显示与聚合框架化解价值冲突:基于“老楼加梯”案例的QCA研究[J].上海行政学院学报,2023,24(01):33-46.

4.罗红霞,朱星羽.西南边境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变化趋势研究——基于CMDS2012-2018数据的分析[J].南方人口,2022,37(06):24-36+51.

5.陈冰,罗红霞.行为助推:陆地边境虚空化的应对新方略[J].云南民族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22,39(06):114-120.

6.罗红霞,赵冠祥.部门履职显示度:领导者实施部门管理的新考量——以应急管理部门为例[J].领导科学,2022,(09):76-79.

7.罗红霞,吴宪.中老跨国蝗灾防治的“三圈混杂”研究[J].东盟研究,2021,(03):110-125.

8.罗红霞,杨晓雪,丁晓文.“一体两翼”精准助推策略: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“第三条道路”[J].秘书,2021,(05):65-76.

9.罗红霞,葛智伟.特征、因果与对策:边民居留稳定性的调查与思考[J].云南社会科学, 2020,(03):21-29.

10.罗红霞,杜娇,王明飞.国际亲职教育生成:路径、特点与选择[J].江汉学术,2019,38(06): 82-88.

11.罗红霞,王明飞,杜娇.亲职教育: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[J].广州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 2018, 17(09):81-86.

12.罗红霞,谢深泉.班子同质化易诱发的决策层道德风险与防范对策[J].领导科学,2018, (21):14-16.

13.罗红霞,陈佳.改善小学生伙伴关系的班级活动方案设计[J].教学与管理,2016,(11):19-21.

14. 罗红霞.领导决策可行性论证的“三圈理论”及应用途径[J].领导科学,2015,(33):18-19.

15. 罗红霞,崔运武.悖论、因果与对策:关于社区居委会职责的调查思考[J].理论月刊,2015,(07):146-151.

16.罗红霞,崔运武.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困境及操作性对策[J].领导科学,2015,(02):63-64.

17.罗红霞.政府绩效管理的价值追求如何实现——以美国纽约市为例[J].领导科学, 2014,(14):50-51.

18.罗红霞,崔运武.政府绩效管理实践中的理性融合——基于纽约访谈资料的分析[J].学术探索,2014,(04):80-82.

19.罗红霞,罗欢.西方公共部门目标管理理论发展述要[J].广州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 2014,13(02):66-71.

20.罗红霞,曹艳春.行政问责制的约束软化问题研究[J].创新,2012,6(06):91-94+128.

(三)案例成果(部分)

(三)案例成果

序号

中国专业学位案例库入库案例名称及证书编号

1

服与不服的螺旋——政府决策过程中的政社互动(201712520232)

2

“现实-理论-实战”三部曲:公共管理方法与技术解困驻村扶贫MPA(201912520003

3

夹缝求生怎么活,烫手山芋如何接——破解缅甸籍越境边民社会安全风险管理困境(202012520189,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(百强)优秀奖)

4

“大洋怪重”地名治理:自由裁量与集体行动的互构与双赢(202012520064)

5

栏杆拍遍,助推与权变式赋能助普惠金融扶贫政策生根(202012520191)

6

被告席上的政府:民生工程与私权保护的焦灼与平衡(202012520040,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(百强)优秀奖)

7

“春雷”还是 “地雷”:“村改居”社区社会稳定风险的“一核多元”协同治理(202012520077)

8

“田园牧歌”到“丛林政治”:集体林权改革“后遗症”如何疗愈(202012520044)

9

既要水清也要民富——政策夹缝中的水源保护区的产业扶贫助推之路(2022000110026)

10

育鸟护林与纵鸟归山:结构洞视角下乡村CEO的培育与反思(2023000110275)

11

从政企造星到民意顺引:农旅项目十年求索的“统合主义—共同生产”逻辑(2023000110311)

12

“公共池塘”遭遇“小农短视”,改善生计如何丰美草原(202300011030)

13

—鱼—渔:黑户村蝶变中的乡村振兴注意力转移(2023000110309)

14

一样创建多样结局:结构洞视阈中的乡村景区创建迷思与破解(2023000130064)

15

从孤勇逐利到抱团深耕:石斛产业进阶中的内生发展升级(2023000110276)

16

破除“心墙”共筑“新墙”:老旧小区改造中 政府注意力配置与转移的案例观察(2024125210171,第六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二等奖

17

老屋炊烟起,远方客人来:“模糊冲突—准备度”框架下农村宅基地流转政策执行的咀子上村实践(2024125210096)

18

强拧的瓜甜不甜?——基于云南省“干部回乡规划乡村振兴行动”政策执行过程的观察2022年中国公共政策分析案例大赛优秀奖,入全球案例发现系统)

19

“富民速度”到“客商逃逸”:产业承接背景下营商环境“反梯度”困境与破解(2022年中国公共政策分析案例大赛优秀奖

20

“红”与“黑”:“权力利益非均衡-结构洞弥补”视角下乡村景区创建迷思与破解(2023年中国公共政策分析案例大赛二等奖,入全球案例发现系统

21

绸缪“破避”,“共生”行止:回应性软化视角下“共生-助推”如何破解社区养老邻避?2024年中国公共政策分析案例大赛三等奖

22

Here Come Elephants: Tracking Adaptive Management in “The Conflicts Between Migratory Elephants and Human”2024 Tsinghua International Case Analysis Competition of Public Policy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,三等奖

研究课题

(一)主持
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,省部级项目5项,横向课题十余项,主要包括:
1.主持2024年度教育部主题案例项目:基于“社会网络-助推赋能”的跨境应急合作云南观察(ZT-231067340)
2.主持2021年度教育部主题案例项目:从行政嵌构到共同生产:边疆乡村振兴的云南实践(ZT-211067303)(已结题,提交11个案例100%入库)
3.主持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“西南边境居民居留稳定性及其优化机制研究”。
4.主持2019年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“云南边境地区边民居留意愿及其引导机制的调查研究”。(已结题)
5.主持2019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教师类项目“云南边境居民居留稳定性及其优化机制研究”。(已结题)
6.主持2019年云南省教育厅案例库建设项目 “公共政策分析”专业学位课程教学案例库建设。(已结题)
7.主持2020年云南省教育厅委托项目“云南省专门教育发展研究”。(已结题)
8.主持2009年BV1946官方网站教改项目“BV1946官方网站本科通识教育课程实施情况实证研究”。(已结题)

讲授课程

公共政策分析、公共政策概论、公共部门公共关系学、公共管理案例研发实务、国家公务员制度理论与实践

奖励荣誉

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(2022,排名第4);
云南省干部培训好案例比赛一等奖(2023,独立获奖);
云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(2021,排名第五);
南大学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(2020,独立获奖);
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公共管理案例大赛获奖10余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