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 > 师资队伍  > 哲学系

哲学系

洪晓丽
  • 系    所 哲学系
  • 职    称 副教授
  • 办公房间 政管院411
  • 职    务
  • 电子邮件 xiaolihong@ynu.edu.cn
  • 办公电话
  • 个人介绍
  • 研究成果
  • 研究课题
  • 讲授课程
  • 奖励荣誉

个人介绍

(一)教育经历
2019.09-2020.06,北京大学哲学与宗教系,“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 ”访问学者。
2019.9-2020.6,北京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。
2005.09-2008.06,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,哲学博士。
2002.09-2005.06,BV1946官方网站哲学系伦理学专业,哲学硕士。
1998.09-2002.06,BV1946官方网站工商与旅游管理学院,管理学学士。
(二)工作经历
2019.12至今,伟德bv1946官网哲学系。
2016.02-2019.12,BV1946官方网站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。
2008.07-2016.02,BV1946官方网站人文学院哲学系。
(三)社会兼职
中华孔子学会理事,中国哲学史学会会员,中国伦理学会会员
(四)研究方向
研究方向:中国哲学,两汉政治哲学,近现代中国政治哲学,东西方伦理思想

研究成果

(一)专著:

1、《早期儒家群己观念流变考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独撰,2024年7月。

2、《仁:作为道德本体的构成——孔子仁学研究》,云南人民出版社,2013年10月。

(二)学术论文

1、《从<黄帝四经>到<春秋繁露>——黄老道家阴阳刑德思想的儒家化》,载《中国哲学史》(CSSCI,双月刊,中国哲学权威期刊),2025年第2期,独撰。

2、《从阴阳到德刑——董仲舒德主论的建构与证成》,载《道德与文明》(CSSCI,伦理学权威期刊),2023年第3期,独撰,获儒家网全文转载。

3、《早期儒家心之意义构建的观念史线索》,载《天津社会科学》(CSSCI,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),2022年第2期,独撰,获人大复印资料《中国哲学》2022年第8期全文转载。

4、《心与成德:早期儒家心论模式探索》,载《道德与文明》(CSSCI,伦理学权威期刊)2021年第5期,独撰。

5、《仁礼交互进路的早期儒家群己观念》,载《道德与文明》(CSSCI,伦理学权威期刊),2019年第6期,独撰。

6、《儒家视域中群己关系之考察——以仁为中心的开展》,载《道德与文明》(CSSCI,伦理学权威期刊),2018年第5期,独撰。

7《“仁”之生生以成物-论儒家之“仁”对现代生态文明的价值意义》,载《道德与文明》(CSSCI,伦理学权威期刊),2017年第4期,第一作者,获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17年第12期转载。

8、《儒家“仁”思想对现代生态伦理的价值构建》,载“哲学与现时代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”,2016年10月,第一作者。

9《论孔子仁学对幸福的理解》,载《BV1946官方网站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,2013年第5期,独撰。

10《也谈“思想之维”-“认识你自己”命题的历史哲学沉思》,载《思想战线》(CSSCI,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),2013年第4期,第二作者。

11《从古“仁”字到孔子的仁学-“仁”的原始与变迁及其道德性的构建》,载《道德与文明》(CSSCI,伦理学权威期刊),2013年第3期,独撰。

12《论儒道思想中的生态伦理要素及其实践意义》, 载《BV1946官方网站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,2013年第2期,独撰。

13《文庙与儒家文化的传播-以建水文庙为例》,载《曲靖师范学院学报》,2013年第2期,独撰。

14《艾思奇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·中国传统思想-对艾思奇思想的几点思考》,载“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-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”,2012年5月,独撰。

15《孔子“即凡而圣”的生命实践智慧》,载《BV1946官方网站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, 2008年第1期,独撰。

16《从伦理心境试析“仁”的道德结构》,载《兰州学刊》(CSSCI),2008年第1期,独撰。

17《<庄子>中的天人之际与生死之境》,载《商业文化(学术版)》,2007年第5期,独撰。

18《探讨基因隐私权研究中的责任伦理限制》,载《BV1946官方网站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,2007年第4期,独撰。

研究课题

(一)主持
1、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(20BZX065):“近代以来儒家群观念研究”。
2、主持完成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(YB2017009):“孔子思想中的个人与共同体关系研究”。
3、主持完成BV1946官方网站东陆青年人才基金项目(18YNUGSP009):“儒家仁学视野下的群己观念研究”,2018.09-2021.07,结项等级:合格。
4、主持完成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:“儒家文化在云南的传播、演化及其融合”,2011.09-2013.09。
(二)参与
1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(18AZX013):“儒家生生伦理学引论(两卷本)”子课题。
2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(17ZDA011):“周易图学史研究”子课题。
3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(19BZX045):“《中庸集释》编撰与《中庸》字义疏证”。

讲授课程

《中国哲学史》
《中国经学史》
《两汉经学与政治》
《现代新儒学》
《先秦诸子哲学专题》(研究生)
《中国哲学原典选读》(研究生)

奖励荣誉

1、入选BV1946官方网站“东陆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”项目。
2、荣获第五届BV1946官方网站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二等奖。
3、荣获2013年人文学院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。
4、指导2019级哲学专业张一三等主持项目:“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哲学反思——基于‘明分使群’的思想理路 ”,获得“2021年BV1946官方网站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”国家级一般项目立项并结题(项目编号:202110673082)。
5、主持完成伟德bv1946官网课程思政项目:“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轨教育:以《中国哲学史》课程教学为中心” ,2021.03-2021.12。